探討傳統制造業智能升級發展路徑 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在永開講
2018-09-063日晚,我市舉辦“新昌模式與推進方法”報告會,邀請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作專題輔導;4-5日,為期兩天的全省中小微企業“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培訓班在我市開班,探討傳統制造業智能升級的發展路徑,同樣是毛光烈作主旨演講。
“新昌模式與推進方法”
“新昌模式”是新昌在軸承行業中小微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的創新做法。企業數字化制造是機器換人、制造單元改造、自動化生產線的升級版,包括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等內容,重點解決提升企業內部競爭力的問題,是實現“企業無紙化管理”的必備條件,也是企業實現大數據精準管理的基礎。
行業平臺化服務是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制造技改實施后,缺乏對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的日常維護與保養能力,而創造出的一種由行業云平臺提供大數據遠程運維保養服務的新模式。平臺化服務具備遠程運維服務、不合理配置發現與再優化配置以及產品質量服務保障等功能,可實現遠程診斷、維護保養的服務指導,并延伸到對企業整個制造過程各環節的監測、流程再造與資源優化配置的分析與決策服務。
毛光烈長時間主抓經濟工作,既有深厚的經濟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領導實踐經驗;而作為曾在永工作多年的老領導,他歷來十分關心永康發展,熟知永康情況。近兩個小時的報告會上,毛光烈全程站立,沒有中場休息,從“新昌模式”講到周邊地區的探索實踐,同時結合我市實際,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對塊狀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
“做強部件、配件,是做強做優成套裝備的基礎與關鍵”“要做制造業,也要做制造業的服務業”“平臺化服務是做強做大企業的必然選擇”“‘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的模式,為工業實現‘制造數字化、生產服務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找到了具體的載體與抓手。”毛光烈說,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政府職能所在,他也贊同我市把金屬門業與汽配行業中小微企業作為普及“數字化制造、平臺化服務”模式推廣重點的設想。
毛光烈建議我市要轉變理念與思路,把工作重點從抓試點示范轉到抓重點行業的工業3.0普及,把引進重點行業的數字化技改工程總承包商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推廣重點行業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制造技改工程總承包模式。他強調,要堅持抓好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新技術推廣并重,研究管用有效的政策舉措,打好“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智庫服務、金融助推”的組合拳,加快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永康制造”向“永康智能制造”轉變,全力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
全省中小微企業培訓班在我市開班
在主旨演講中,毛光烈以《中小企業要利用好普及工業3.0的新機遇》為題,用生動的事例、翔實的數據,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中小企業面臨的新機遇,闡述了如何用好“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他說,企業要利用好“中國制造2025”深化貫徹的新機遇,利用好我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新機遇,利用好在塊狀經濟中推廣新昌模式的新機遇,利用好即插即用工業“信息模塊”標準化開發、批量化生產、規模化使用的機遇,利用好各級政府調整扶持政策的新機遇,掌握選好技改總承包商的技巧,把握清除數據鏈(流)障礙的技巧,學會經濟合理技改投資的技巧,掌握技改與正常經營相統籌的方法。
近年來,我市把智能制造作為工業升級的主攻方向,借助信息技術對傳統制造業進行“流程再造”,制定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永康行動計劃》《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三年行動方案》,承擔了省級各類工業轉型升級試點10項。“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從2013年的57.66提升到2017年的84.43,從三類地區第六名上升到一類地區。
毛光烈一行還走訪了永康名品精品展示廳和星月集團、斐絡設計、浩天實業、德昱汽車零部件、德浩實業等企業,調研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并為企業推進“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把脈問診。